到了冬天,时尚百搭可爱猫耳型保暖耳套也是很多女生的选择。
耳套,唐人称“耳衣”。戴在耳朵上御寒的用具。古人于隆冬严寒之际护耳防冻的耳套。曾为统治阶级所专用。如中国明代百官入朝就戴暖耳以御寒。暖耳一般用狐皮制作,有的仅把双耳遮住,如后世的“耳套”;也有把纱帽全部笼上的,犹如“风帽”。
唐.李廓《送振武将军》诗有"金装腰带重,锦缝耳衣寒"句,则耳衣为御寒护耳而制。
《明史•舆服志》三载:明代万历以前,百官于十一月皆戴暖耳。"万历二年,禁举八、监生、生儒懵用忠静冠巾,锦缔镶履及张伞盖,戴暖耳,违者五城御史送问"。万历五年又重申此令,并连朝酬的地方外官也禁戴。
暖耳,又名耳暖、耳衣、耳套,暖耳是一种防寒护耳用具,也叫护耳,是中国传统民间服饰品之一,反映了我国衣冠服饰的等级文化及服饰审美文化中“真、善、美”的思想。
一、暖耳的历史渊源
周汛女士与高春明先生在《中国衣冠服饰大辞典》书中指出“暖耳由唐代耳衣演变而成”。唐边塞诗“金装腰带重,绵缝耳衣寒”,此诗描写了唐代出征边塞的武士的着装,指出耳衣是一种军戎服饰,通过衣装的描写体现了边塞地区气候的寒冷及出征将士的疾苦。元明时期暖耳较为盛行且多用于男子。
明代汉服暖耳列入官服制度,是百官入朝时的一种御寒东西,佩戴有一定时候、一定地位。《明宫史》(实刘若愚《酌中志》一部分)称,宫廷月令节分穿戴,十一月“百官戴暖耳”。可见这种御寒用具,还必得封建帝王许可才能戴用。所以明大臣奏事有“时已隆冬,尚未戴暖耳”语。
明万历刻本《御世仁风》中的官吏即戴有暖耳,暖耳是用钩带缀套在冠帽上。老百姓不许随便戴,戴即犯罪。据明代板画所见,有仅在耳部附加约四寸大小皮毛套子的,似即清代耳套所本。有全部套住帽子的称之为帽套,是官员入朝奏事时戴的。清朝时,暖耳发展成为一种民间服饰品,在寒冷的冬天北方的男子出行时皆喜戴暖耳,在此时暖耳也成了女性用于保暖美观的装饰品。且此时暖耳的形制发生了较大变化,佩戴暖耳的人群也由最初的武士发展到妇女及儿童,由最初的保暖功能发展至既具保暖功能又具装饰作用的服饰品。
二、暖耳的形制
辞海中对形制有两种解释,一是指以有利地形而制服对方;二是指形状、制作。《晋书•舆服志》:“皂轮车,驾驷牛,形制犹如犊车,但皂漆轮毂上,加青油幢,朱丝绳络。”其中“形制”一词即为“形状、制作”之意,本文中形制也指“形状、制作”。不同朝代暖耳的名称与形状又有所不同,其形制也不相同。唐朝时称之为耳衣,元明时期称之为暖耳,元明时期的暖耳在唐耳衣的基础上稍作改制,通常做成条状。明代沈德符《万历野获编•貂帽腰舆》:“京师冬月,例用貂皮暖耳”。以毛皮制成的暖耳也被称之为“皮耳朵”。
明代暖耳亦有用黑色素用作一高约二寸的圆箍,两旁垂下护耳的长方形貂皮。清朝时称暖耳为“耳套”。清《乡言解颐•耳套》:“世有不因盗铃而掩,不为避骂而塞,但恐风之来割而暂忍一时之聋者,耳套是也。幼时冬寒,畏冻耳,连头与项颈为耳护子,又曰脑包儿。……”。从流传下来的暖耳实物看其形状趋于多样化,有桃形、荷花形、金鱼形及蝴蝶形等等。暖耳的形制不一,有以兽皮或质地厚实的布帛做成环状,套于耳上;另有以布帛做成圆箍,两边包以毛皮,使用时联缀在冠帽 上。
不同的生态环境、不同的历史和文化背景,使我国众多的民族发展成为今日具有各自语言、习俗、文化、宗教信仰等独具特色的人文状况与景观。俗语说“五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不同地区的不同生活方式孕育着不同的文化,造就着不同的民族,受到民族心理、民族信仰和民俗习惯的影响,暖耳呈现不同的地域形式。南方地区冬季较北方地区暖和,配戴暖耳的人很少,北方地区冬季寒冷,为防严寒人们出门多戴暖耳。如山东地区称暖耳为耳圈、耳朵暖、耳捂等,多用蓝黑绸布作面料,里絮棉花,边缘缝上兔毛,中系一绳,挂在耳上,用以防寒。河南地区称暖耳为耳套、或耳护等。耳套分两种,一为“耳按儿”、俗称“耳掩儿”。制作以耳为模,柔软布为料,套外下边接缝处镶以兔毛,富裕人家则以缎帛做面,面上还刺以花草虫鸟和诗词格言,如“眼观千行字,耳听万人言”等,戴时罩于耳上。另一种是套在耳上的耳暖,亦称“耳衣”,为一耳朵大小的圆圈,用兔毛或羊毛做成,两耳暖之间由一细线相连,不戴时系于衣扣上或佩戴胸前,是农民和流动小商贩的护耳之物。甘肃及宁夏地区回族人民也喜欢佩戴耳暖,与汉民族人民所配戴耳暖相比在材料选择及刺绣纹样上有所不同。汉民族所配戴的暖耳上的动物毛皮多为兔毛、羊毛、狗皮、狐皮等,刺绣纹样多为花卉、吉祥纹样等,而回族人民所配戴的暖耳上的动物毛皮多为兔毛、羊毛,刺绣纹样多为花卉及有着伊斯兰教信仰的的图案纹样。
(二)暖耳的色彩和用料
现存实物暖耳多为清末民初的传世品,在色彩上,历经岁月的演变,已经不能完全准确的反映本来的色彩,所以在这方面的研究中,是通过肉眼来对色彩特征进行鉴别,并主要鉴别面料本身的色彩及装饰色彩即拼接或刺绣丝线色彩等。对暖耳色彩的研究主要是暖耳面子本身的色彩、暖耳里子色彩和图案纹样的色彩构成。暖耳面子色彩多为冷色调的黑色与蓝色,里子多为蓝色及粉红与本白色。图案纹样色彩丰富、对比强烈富于装饰感。如图1山西地区传世品暖耳,以低明度的黑色为底色基调,上面花卉配中、高明度的白色、粉红、玫瑰红、翠绿、粉绿等,边缘绣以高明度的黄色“实狗牙”边儿,色彩对比强烈、新鲜浓艳、富于装饰。暖耳的色彩多为原色,纯色的搭配达到强烈对比的明快色彩效果并力求统一和谐,体现了中华传统服饰色彩文化,大气而豪放,色彩情调喜庆吉祥,色彩形式艳丽明快,赏心悦目独具东方特色。
采用感观鉴别法对传世暖耳的用料进行分析得出,暖耳用料多为棉平纹布和锻纹组织的丝织物。暖耳用料较少,一般由做衣服的下脚料做成。从图2可以看出暖耳有拼接,可以推断出此款暖耳由做大件衣物所剩余的碎料做成,体现了中国妇女勤俭持家、心灵手巧的传统美德。民间流传下来的暖耳传世品多为深蓝、黑色的布帛絮以棉花及各种动物毛皮制成。然而不同民族由于宗教信仰、文化不同,其暖耳所采用的材料也不同。如蒙古族、汉族和其他非穆斯林民族的皮毛暖耳,有羊皮、狗皮、狐皮、狼皮甚至豹皮质料的,但回族一般用羊、兔等性情温顺的畜皮毛质料,而不用食肉猛兽的皮毛质料,这与回族穆斯林不食凶禽猛兽之肉的禁忌,出于同一教义教 律 。
(三)制作工艺与装饰工艺
暖耳的制作多为手缝,既是用手针和线,依靠手工来缝制完成,在对暖耳研究中发现的常用两种传统的针法的运用情况,分别是绗缝(扎针)和缲针,绗缝是中国传统手针工艺基本的针法之一,有长、短绗针之分。缝制时由右向左间隔一定距离构成针迹(通常约为0.2cm),这种针法是最简单的对接方法,正面与反面形成的线迹正好相对。缲针有两种,一是明缲,二是暗缲。明缲又称为扳针,线迹为斜扁形,隐藏于衣服折边、贴边的夹层中,通常用于镶边、滚边等部位的固定中,根据各部位的具体情况,针距一般在0.2~0.5cm之间暗缲又称暗针,正面不露针迹,也有正面、反面都不见针迹的,同样用于服装的贴边等外。
暖耳的制作工序一般为裁样、刺绣、填棉絮、装夹里及装小耳朵片。从流传下来的传世品可以看出暖耳的制作工艺十分的巧妙精良、工整、细腻,其外形结构、装饰及手工制作力求以巧为上。其装饰工艺也是丰富多彩如刺绣、镶嵌、滚边等,暖耳所用到的刺绣针法一般为锁绣、平绣、盘金绣等独具民间艺术特色的手工针法。
清《乡言解颐•耳套》:“……今则可耳做套,以毛裹之,外必镶狗牙绦子。习俗移人,牢不可破如此”。以此看出暖耳的制作工艺已成为一种习俗,一种体系。无论是“实狗牙”边儿还是滚边都符合中国传统服饰的基本架构“平面结构”和“衣缘变化”这一规律性特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