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髟狄)--上髟下狄,音dí(狄)。因爲(髟狄)在一般情況下電腦上打不出,所以常常被誤作“鬏(jiū)”字。
(髟狄)髻從宋代的特髻、冠子發展而來,是明代已婚婦女的主要首服,多用銀絲、金絲或馬尾、篾絲、頭髮等編成(也有用紙或織物做的),外面通常覆以黑紗,形似圓錐,罩住頭頂的髮髻。(髟狄)髻上插戴有各式首飾,稱爲頭面。一套標準的(髟狄)髻頭面有:戴在正中的分心、戴在底部的鈿兒、戴在頂部的挑心、戴在後部的滿冠、分心左右的草蟲簪、兩側的金花頭銀腳簪、戴在鬢邊的掩鬢等,這些簪子插在(髟狄)髻上,可以起到固定的作用。後來的(髟狄)髻也發展出類似金冠的造型,因此也有把(髟狄)髻稱作“冠兒”的,《金瓶梅》中有大量關於(髟狄)髻和各種首飾的描寫,是研究明代女性首服的重要資料。
另外還有一種孝髻,即白色(髟狄)髻,上面可以插戴素銀頭面。明代女性在喪禮及守孝期間頭戴孝髻(或用白布包頭),身穿白衣或孝衣、孝裙(麻布裙),即使是會客、出行或在一些吉禮場合仍不變裝束,以示有服在身。《三言》中描寫白娘子出場時的穿着:“頭戴孝頭髻,烏雲畔插着些素釵梳,穿一領白絹衫兒,下穿一條細麻布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