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佾(yì),亦作“八溢”,亦作“八羽”,古代天子用的一种乐舞。佾,舞列,纵横都是八人,共六十四人。
“八佾”是古代的一种佾舞,佾舞是传统祭祀活动中敬献给祭祀对象的舞蹈,佾(yì),意为“行列”,因共有八行八列而称作“八佾”。根据祭祀的对象有八佾、六佾和四佾等舞种。八佾就是八人一列成八列,依次类推。八佾只能用于祭天、祭天子等场合使用。公侯只能用六佾、大夫用四佾,士人就只能用二佾.
历史记载
《论语·八佾》中有“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表达了孔子对这种礼仪的观点,意为季孙氏于其家庙之庭作八佾之舞,是以大夫而僭用天子之礼。
朱熹集注:“佾,舞列也;天子八,诸侯六,大夫四,士二。”
《汉书·礼乐志二》:“千童罗舞成八溢。”
颜师古 注:“溢与佾同。佾,列也。”
南朝 宋王韶之 《开封府君歌》:“堂献六瑚,庭舞八羽。”
唐 杨炯 《盂兰盆赋》:“鏗九韶,撞六律;歌千人,舞八佾。”
随着历代政府对祭孔的提倡,释奠礼变得越来越复杂。刘宋元嘉初建立国学,讨论释奠礼的规格,裴松之提议加入舞队,用"六佾"。佾(yi)是古时舞队的行列,以八人为一佾,佾的多少,依等级而定,如天子用八佾,诸侯用四佾。裴松之建议用六佾,实际上是用诸侯的等级。由于金石器乐准备不足,未能实现。
到南齐武帝永明三年,立国学时,再次讨论释奠的礼乐。尚书令王俭主张用轩悬之乐、六佾之舞,得到允许。
到唐朝,皇太子亲释奠时,迎神、太子行、登歌奠币等仪节都有了专门的乐章,称为承和、肃和、雍和、舒和等。
宋绍兴十年(1140),京圝城的释奠礼由原来的中祀升为大祀,笾豆用十二之数,祭祀规格与社圝稷相同。到明孝宗弘治十七年(1504),释奠礼由六佾升为八佾,笾豆等礼器的数目尽与天子等同。
韩国人的释奠大祭,其实就是明制释奠礼。
『翟』,柄長 3尺,龍首髹金彩餘朱漆,是舞器。
『籥』,長 2尺,原是笛子(竹管樂器),現在也是舞器。翟,龍口上飾有三支雉尾毛,隨著舞蹈而擺動,行獻禮時舞樂並起,是祭孔大典的高潮。
《阙里志》10册24卷,明弘治十七年(1504年),阙里孔庙大修竣工,殿堂阢庑房焕然一新,整个工程耗银达15.2万两。闰四月,吏部尚书、华盖殿大学士李东阳至曲阜祭告孔庙。此间,他与巡抚都御史等官员共同议定撰修一部《阙里志》,以便将这次大修孔庙的壮举记入此书。提学副使陈镐参阅了衍圣公孔闻韶提供的大量文献资料,至弘治十八年编撰完竣,李东阳并亲自作序,然后刻版印刷。明提学副使陈镐编撰,吏部尚书、华盖殿大学士李东阳作序,系明刻清修本。《阙里志》主要记述了礼乐、世家、祀典、科贡、古迹、孔子生平、贤儒列传、历代诰敕、御制祭文、历代碑记、艺文志、墓志等,是一部较为完整的孔氏家族史。
孔允植重纂。允植,孔子六十五世孙,袭封衍圣公。
八佾舞次序及動作如下:
1.八佾,六十四人,每列八人,八列,直為列,橫為行。
2.東西佾均向北面,為正立。東佾西面,西佾東面為內向。
3.樂舞生,左手執籲,右手執雉翟。
4.樂依樂章之字,每字一動,八音齊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