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名思义,这是遮盖大腿至膝部的服饰。《方言》:“蔽膝,江淮之间谓之棉,自关东西谓之蔽膝。”《说文》: “褘,蔽膝也。”《释名》:“韠,蔽也,所以蔽膝前也,妇人蔽膝亦如之。齐人谓之巨巾,田家妇女出自田野以覆其头,故因以为名也。又曰跪襜,跪时襜襜然张也。”《礼记·玉藻》孔疏: “他服称鞸,祭服称*[革+犮](同绂)。”这样看来,蔽膝、褘、韠、*[革+犮]是同物而异名(有人认为韠是蔽膝的合音字)。根据古代注释家的描述,我们可以想见古代蔽膝的形制与现在的围裙相似。所不同的是,蔽膝稍窄;而且一定要长到能“蔽膝”;并不像围裙那样直接系到腰上,而是拴到大带上;其功用主要不是保护衣服,而是一种装饰;可以用皮革制成。古代作品中提到蔽膝的地方很多。例如: 《汉书·王莽传》:“[莽]母病,公卿列侯遣夫人问疾。莽妻迎之,衣不曳地,布蔽膝,见之者以为僮,使问,知其夫人,皆惊。”又,“于是莽稽首再拜,受绿韍衮冕衣裳。”温庭筠《过华清宫):“斗鸡花蔽膝,骑马玉搔头。”《诗经·桧风·素冠》:“庶见素韠兮,我心蕴结兮,聊与子如一兮。”皮日休《九讽》:“荷为裯兮芰为摆,荃为*[衤+屈]兮薜为褘。” (裯:dāo,刀。短衣。*[衤+屈]:jué,决。类似短袖衫。)
《说文》: “市,韠也。上古衣蔽前而已。”市即韍。字又写作芾。《诗经·曹风·侯人》: “彼其之子,三百赤芾。”郑笺:“佩赤芾者三百人也。”(古代的礼制,大夫以上才佩赤芾。)又《小雅·采芑》:“朱芾斯皇,有玱葱珩。”(皇:同煌,光彩的样子。玱: qiāng,枪。玉声。葱珩:苍色的佩玉。)又《小雅·采菽》:“赤芾在股,邪幅在下。”(邪幅:类似后代的绑腿。)孔引《乾凿度》的注:“古者田渔而食,因衣其皮。先知蔽前,后知蔽后,后王易之以布帛,而犹存其蔽前者,重古道,不忘本。”郑玄在笺注这首诗时也说:“芾,大(太)古蔽膝之象。”原始人以兽皮遮羞御寒,生产方式改进了,有了布帛,这是劳动人民的创造,不是什么“后王”的发明;至先秦还有韠、*[革+犮]、芾,其意也并不在于“重古道”。除去了这些后世经学家附会的意思,《乾凿度》注的话是可信的:蔽膝是古代遮羞物的遗制。郑玄也看出了这一点,虽然他用的是后代的名词“蔽膝”来称呼古物。
与围裙区别
与围裙不同的是,蔽膝稍窄,且要长到能“蔽膝”,用在衣裳制礼服上要求与帷裳下缘齐平。不直接系到腰上,而是拴到大带上作为一种装饰,可以用锦,也可皮革制成。按照沈从文的分析,商周乃至秦汉的蔽膝,长条形最下方一般为圆铲形(如图),东汉郑玄释形“圆杀其下”没有错,而西汉以前的图像已经比较少见了,后人误作了舌形。
孔引《乾凿度》的注:“古者田渔而食,因衣其皮。先知蔽前,后知蔽后,后王易之以布帛,而犹存其蔽前者,重古道,不忘本。”郑玄在笺注这首诗时也说:“芾,大(太)古蔽膝之象。”“重古道”有后世经学家附会的意思,但《乾凿度》注的话是可信的:蔽膝是古代遮羞物的遗制。蔽膝与佩玉在先秦时都是别尊卑等级的标志,秦代时废除,代以佩绶制度。不过,蔽膝没有完全消失,仍然存在于后世的祭服、甚至朝服中。
韨[fú
古代祭服的蔽膝:“服天子韨冕”。
亦作“芾”。汉以后又称“ 蔽膝”。商周至元明的一种祭服。形似围裙,系在腰间,其长蔽膝,为跪拜时所用。以皮革涂朱或彩绘称韦韡,以丝绸绘织绣图称黻。汉以前用皮革,魏晋以来用丝罗。安阳殷墟出土的贵族人,腰带之下正中部分,佩一块上狭下广的斧形装饰,是较早的韨。周制,韨下广二尺,上广一尺,长三尺,其颈五寸,肩革带,博二寸。按等第不同,韨上图案不同。如明代皇帝韨,织火、龙、山三种章纹,东宫、亲王则织火、山两种章纹。
(形声。从“韦”,表示与皮革有关。本义:古代贵族祭祀时戴的蔽膝,用熟皮做成,遮在膝前)
有虞氏服韨。——《礼记·明堂位》
一命緼韨幽衡。——《礼记·玉藻》
受绿衮冕衣裳。——《汉书·王莽传上》
又如:韨冕(敝膝和帽子)
系印玺的丝带。也作“绂”〖silkribbon〗
韨如相国。——《汉书·王莽传》。注:“组也。”
《诗.小雅.采菽》:“赤芾在股。”孔颖达疏引郑玄《易乾凿度注》曰:“古者田渔而食,因衣其皮,先知蔽前,后知蔽后,后王易之以布帛而犹存其敝前者,重古道不忘本。”《汉书.王莽传上》:“于是莽稽首再拜,受绿韨衮冕衣裳。”《宋史.舆服志三》:“天子之服有衮冕,红蔽膝,升龙二并织成,间似云朵,饰以金及花钿窠,装以真珠、琥珀、杂宝玉。”参阅《礼记.玉藻》、《左传.桓公二年》“衮、冕、黻、珽”孔颖达疏引徐广《车服仪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