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古以来被称为“礼仪之邦”,作为华夏服饰的一个重要款式,朱子深衣的每一细节都融入了礼仪教化的理念。上衣二幅,屈其中为四幅,代表一年有四季;下裳六幅。用布六幅,其长居身三分之二,交解之,一头阔六寸,一头阔尺二寸,六幅破为十二,由十二片布组成,代表一年有十二个月,体现了强烈的法天思想;衣袖呈圆弧状以应规,交领处成矩状以应方,这代表做人要规矩,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后背处一条中缝从颈根到脚踝垂直而下,代表做人要正直;下襟与地面齐平,代表着权衡。像朱子深衣这样将文明融入到与人们最贴身的衣饰之中,正是我们华夏民族的民族服装的独特之处。
朱子家礼
宋 朱熹撰
深衣制度
裁用白细布度用指尺。 (中指中节为寸)
衣全四幅,其长过肋下,属於裳。 (用布二幅,中屈,下垂。前后共为四幅,如今之直领衫,但不裁破。腋下其长过肋而属於裳处,约围七尺二寸,每幅属裳三幅)
裳交解十二幅,上属於衣,其长及踝。 (用布六幅。每幅裁为二幅,一头广;一头狭,当广头之半。以狭头向上,而联其缝以属於衣。其属衣处,约围七尺二寸,每三幅属衣一幅,其下边及踝处约围丈四尺四寸)
圆袂 (用布二幅,各中屈之,如衣之长,属於衣之左右,而缝合其下以为袂。其本之广如衣之长,而渐圆杀之以至袂口,则其径一尺二寸)
方领 (两襟相掩,衽在腋下,则两领之会自方)
曲裾 (用布一幅。如裳之长交解裁之,如裳之制,但以广头向上,布边向外,左掩其右,交映垂之,如燕尾状。又稍裁其内旁大半之下,令渐如鱼腹而末为鸟喙,内向缀於裳之右旁)
黑缘 (缘用黑缯。领表裏各二寸。袂口裳边表裏各一寸半,袂口布外别,此缘之广)
大带 (带用白缯。广四寸,夹缝之。其长围腰,而结於前,再缭之为两耳,乃垂其馀为绅,下与裳齐。以黑缯饰其绅。复以五彩条,广三分,约其相结之处,长与绅齐)
缁冠 (糊纸为之。武高寸许,广三寸,袤四寸,上为五梁,广如武之袤而长八寸,跨顶前后,下著於武,屈其两端各半寸,自外向内而黑漆之。武之两旁,半寸之上,窍以受笄,笄用齿骨,凡白物)
幅巾 (用黑缯六尺许,中屈之,右边就屈处为横(巾+取),左边反屈之自(巾+取)左四五寸间斜缝,向左圆曲而下,遂循左边至於两末。复反所缝馀缯,使之向裏以(巾+取)当额前,裹之至两髻旁,各缀一带,广二寸,长二尺,自巾外过顶后,相结而垂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