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江永和任大椿理解中的深衣的形制大致是:上衣用布二幅,共二尺二寸;两袖(即袂)各用布二幅,共用布四幅。袖口(即袪)一尺二寸,袖肩用布二尺二寸。因此两袖的前端下面,因斜裁的关系而成为半圆形。襟分内部和外部,两襟相交,便成方领。腰围全长七尺二寸,下摆(缝齐)周长为一丈四尺四寸。自腰至下摆为裳的部分,前后各用布六幅,共为十二幅。每幅宽为半幅布,在腰部和上衣连处用布四幅,两旁左右又各缀布两幅,谓之 袵.袵上宽四寸,下宽一尺八寸。裳在腰带以下的约四尺五寸,下距地约四寸。衣裳各有缘边,称之为“纯”,衣裳的缘边均宽一寸半,领的缘边则为二寸。
深衣考误:一卷/(清 婺源)江永撰.-刻本,补刻.-广东:粤海堂,咸丰11年[1861]
1册(合刊):图;版框19×27cm.—(皇清经解/(清 仪征)阮元辑;卷二百五十一)
据清道光9年[1829]刻本补刻。半叶11行,24字,小字双行同,白口,左右双边,黑单鱼尾,无刻工。版心题:“皇清经解卷二百五十一江岁贡深衣考误庚申补刊”。卷端下刻:“学海堂”。卷末题:“工部都水司郎中临川李秉绶刊”,卷末下刻:“嘉应生员叶铨校”。线装。
深衣之制,众说纠纷。永据玉藻《深衣三袪》《缝齐倍要》衽当旁云如裳前后当中者,为襟,为裾,皆不名衽。惟当旁而斜殺者乃名衽。今以永说求之训诂诸书,虽有合有不合,而衷诸经文,其义最当。
[考《说文》曰:“衽、衣(衤金)也。(衤金)即襟”,永以裳之前为襟而旁为衽,《说文》乃以衣襟为衽,则不独裳为衽矣。又《尔雅》曰:“执祚谓之袺,(扌及)衽谓之(衤颉)。”李巡曰:“衽者裳之下也。云下则裳之下皆名衽,不独旁矣。”然《方言》曰:“褛谓之衽。”郭璞注曰:“衣襟也,与《说文》前襟名衽义正同。”而郭注又云,或曰:“衽裳际也,”云裳际则据两旁矣。永之所考,盖据璞注后说也。又刘熙释名云:“襟,禁也,交于前,所以禁御风寒也。裾,倨也,倨倨然直,亦言在后当见倨也。衽,襜也,在旁襜襜然也。”证以永说,谓裳前襟后裾,皆直幅不交裂,则即释名所云倨倨然直也。谓在旁者乃名衽,则即释名在旁襜襜之义也。其释经文衽当旁三字实非孔疏所能及。其后辨绩衽钩边一条,谓绩祚在左,前后相属,钩边在右,前后不相属。钩边在汉时谓之曲裾,乃别以裳之一幅斜裁之,缀于右后衽之上,使钩而前。孔疏误合绩祚钩边为一。]其说亦考证精核,胜前人多矣。
——《四库全书总目》
根据《礼记集解》、《礼记集说》、《深衣考》等文献,过程大致如次。
一、确定各部位尺寸。
领口宽二十厘米左右。袖通长,即袖展开两袖口之间距离二百三十六厘米。袖口宽二十三厘米。袖宽四十六厘米。腰宽六十九厘米,腰围即一百三十八厘米。下摆通长为腰围二倍,即二百七十六厘米。裳长九十六厘米。
袖口宽:袖宽:腰宽 = 1:2:3 上衣长48厘米:下裳长96厘米=1:2
二、购布。
深衣主体用布料七米。纯(或缘)及腰带用布料两米。(布料宽皆在120厘米以上)
三、剪裁。
上衣:依照江永《深衣考》之深衣图及以上尺寸裁成。
两袖:依照以上尺寸裁成。袖口下缘至腰为弧形,须中规,即为圆形之一段。
下裳:(96+2)厘米*(17+4)厘米,共八块。(96+2)厘米*(17+4)厘米,两块,每块皆沿对角线裁开,得勾为21厘米股为98厘米、直角三角形之布料四块。下裳共十二块,合一年之十二月。
“+”后面之数字为衣缝用布。
缘、纯、腰带:领缘宽六厘米。袖缘宽六厘米。下裳缘宽五厘米。腰带宽五厘米。
注意:
若父母、祖父母皆健在,缘用彩色。
若父母全、祖父母不全,缘用青色。
父存母亡,缘用青色。
若父亲亡,缘用素色。
衣料颜色避免用素色。
以上深衣,身高在170厘米至175厘米可用。
这里介绍的深衣尺寸,上衣长48厘米,下裳长96厘米。比例为1:2,通身长144厘米。
如果不是,可以按照以下方法来计算:测出自己从肩至踝部的尺寸是l,那么上衣长为48l/144厘米。下裳长为96l/144厘米,其他尺寸依次类推。衣缘、腰带裁剪很简单,不必图解。
根据《礼记集解》、《礼记集说》、《深衣考》等文献,过程大致如次。
一、确定各部位尺寸。
领口宽二十厘米左右。袖通长,即袖展开两袖口之间距离二百三十六厘米。袖口宽二十三厘米。袖宽四十六厘米。腰宽六十九厘米,腰围即一百三十八厘米。下摆通长为腰围二倍,即二百七十六厘米。裳长九十六厘米。
袖口宽:袖宽:腰宽 = 1:2:3 上衣长48厘米:下裳长96厘米=1:2
二、购布。
深衣主体用布料七米。纯(或缘)及腰带用布料两米。(布料宽皆在120厘米以上)
三、剪裁。
上衣:依照江永《深衣考》之深衣图及以上尺寸裁成。
两袖:依照以上尺寸裁成。袖口下缘至腰为弧形,须中规,即为圆形之一段。
下裳:(96+2)厘米*(17+4)厘米,共八块。(96+2)厘米*(17+4)厘米,两块,每块皆沿对角线裁开,得勾为21厘米股为98厘米、直角三角形之布料四块。下裳共十二块,合一年之十二月。
“+”后面之数字为衣缝用布。
缘、纯、腰带:领缘宽六厘米。袖缘宽六厘米。下裳缘宽五厘米。腰带宽五厘米。
注意:
若父母、祖父母皆健在,缘用彩色。
若父母全、祖父母不全,缘用青色。
父存母亡,缘用青色。
若父亲亡,缘用素色。
衣料颜色避免用素色。
以上深衣,身高在170厘米至175厘米可用。
这里介绍的深衣尺寸,上衣长48厘米,下裳长96厘米。比例为1:2,通身长144厘米。
如果不是,可以按照以下方法来计算:
测出自己从肩至踝部的尺寸是l,那么上衣长为48l/144厘米。下裳长为96l/144厘米,其他尺寸依次类推。衣缘、腰带裁剪很简单,不必图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