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的圆领袍衫可以分为圆领襕袍与圆领开骻袍两大类。
开骻,就是开衩的意思。
圆领襕袍:官员常服、士庶吉服。身侧不开衩,接襕(取深衣上衣下裳之意)。
圆领开骻袍:士庶便服。身侧开衩。
初唐开骻袍:
1、开衩高度在大腿中部左右,下摆高度在小腿中部左右。
2、双盘领,布纽绊;襟纽的高度在乳下腰上,布纽绊。
3、首服为软脚幞头。
4、腰束革带,带銙材质为铜铁,数量为7个或更少(但唐代僭越现象很严重,常多于7个)。革带穿着时,带扣在身前偏右侧,带銙在身侧及身后。
5、唐代部分革带带銙上有眼或孔,部分没有。有孔或者眼的带銙上可以吊鞢躞带,鞢躞带上可挂很多东西。本示意图是无孔无眼的革带,所以不能吊鞢躞带。
6、足服为乌皮六合靴、其它皮靴或者草鞋等。
7、内着,上衣为圆领衫或浅交领短袄(浅交领,外袍穿上后不会露出交领!),下身为黑色小口袴。
作者:民生剑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