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368年,大明王朝成立,太祖朱元璋登基并定都南京。此后,洪武、建文、永乐三朝都以南京作为都城,直到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前后历时53年。南京作为明代开国之都,一度成为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在创造大明王朝辉煌成就的同时也在南京的地下保留下了众多明代功臣及其家属墓地遗存。南京市博物馆依托丰厚的出土文物资源优势,举办了“明都南京”专题陈列展览,多方位多视角地展示了明朝文化,再现昔日古都的辉煌文化和历史渊源。其中首饰是“明都南京”陈列展览中一个重要的陈列主题。
首饰的分类颇为繁杂,有额饰、发饰、冠饰、耳饰、鬓饰、面饰等不同类型。今天,要为大家重点介绍的是明朝的耳饰。耳饰,顾名思义是挂在耳朵上的装饰物,从形制上分为耳环和耳坠两类。其实二者之间区别不大,耳坠也就是指带着坠儿的耳环。
在明墓中所出的耳饰,其材质较为简单,多为金质,一般会在带坠的耳环上嵌以珍珠、红蓝宝石等;其工艺有锤揲、镂刻、垒丝、焊接、镶嵌、琢磨、錾刻等各种复杂手段;其纹饰造型依旧沿袭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的审美习惯,取吉祥如意的美好意愿,采用花卉、石榴、竹节、葫芦等植物造型;蜜蜂、蜘蛛、兔子等动物造型;亭阁、宫灯等建筑造型。在明朝早期,还常见一种用粗金丝做成S状,再在一端焊接各种妆饰的耳环。除了这些传统造型外,还大胆地创新,独辟蹊径,如明早期极为流行的一种绿松石金耳环,用金丝扭成三角形,在三角形顶端再用金丝绕成一螺旋形小圆饼,其上饰一菱形绿松石,三角形两腰各穿一绿松石。这类耳环既不似传统的“环”,也不似传统的“坠”,称其为几何形状也属牵强,却另有一番风味。
在明墓中出土的耳饰虽然数目不大,可地位却不可小觑。其中几组耳饰颇具代表性,堪称明朝耳饰中的精品:
南京宋晟墓出土的一对牡丹纹金耳环。用锤揲工艺制作成牡丹花状。在中国传统意识中,牡丹一直被视为雍容、富贵和华丽的象征。
南京鼓楼区出土的一对宫灯形金耳坠。耳坠用金丝编结成镂空的宫灯形状,宫灯呈六角形,棱角突出,花纹精细。上端用花丝工艺制成盾形小金牌饰,下端用金丝编结成灯座。宫灯上嵌有极小的红,蓝宝石,可惜大部分已遗失。
南京太平门外板仓徐浦墓出土的一对葫芦形金耳环。耳坠作葫芦形,通过锤碟、錾刻、焊接等工艺制成。葫芦空心,棱角突出,上端有五个圆珠组成的花瓣,再通过缠绕的金丝连接五片蕉叶,葫芦底作钱纹。因“葫芦”与“福禄”读音相似,反映当时人们对生活的美好企盼,故此造型较为多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