砚台的基本知识
(一)砚台部位的构成
1、砚堂:又称墨堂、墨道、砚心,砚的中心研墨处。它是砚的核心部位,砚的好坏主要由它决定。以往中小学生习字用的长方型砚台,堂在下方,能占五分之四的位置。名砚砚堂的大小和部位则因材而异,不拘一格。有些名贵石品,如端砚的鱼脑冻、蕉叶白,歙砚的对眉子或刷丝纹等,都精心设计、保留在砚堂的部位。
2、砚池:别称砚海、砚泓、砚沼,或墨池、墨海等。指砚的低洼处,用来存清水或墨汁。它可大可小,因材而异。有些圆型砚的池设计在砚的边缘,还有的砚干脆不设砚池。不过用名贵石料制作的上品砚台,一般都会挖出很小的一处作为砚池的,因为砚池毕竟是砚的重要特征。
3、砚额:也叫额头,指砚的上部较其他三边砚唇更宽的的地方。砚的主要工艺雕刻、纹饰一般都安排在这里,以提高砚的观赏价值。
4、砚岗:指砚堂中间稍高的地方。从这里往四周渐渐变低,可使研墨时的墨汁随时向四周低洼处流淌而保存起来。
5、砚边:也叫砚缘,指砚堂四周略高的边缘带。它形成砚的轮廓,好像是砚的堤坝,起到蓄水或墨汁的作用。很多名品砚台往往不设砚边,这是名砚更注重其观赏和收藏价值而忽略其实用价值。现在有些名砚甚至只磨制一块砚板,不少人还喜欢收藏这种砚板,置之案头作为赏玩之物。
6、底边:砚下部的边。
7、砚壁:砚堂和砚池边的壁。
8、砚角:相邻两边或两壁相交处,直角相角称倾角,圆弧过渡称圆角。
9、砚唇:边与壁或砚侧相交部分。
10、砚面:砚的表面、上面或正面。
11、砚底:也叫砚背、砚后、砚下,与砚面相反的那一部分。
12、砚侧:也叫砚旁,的周围侧面。
13、覆手:砚底中央凹陷部分。
14、砚墙:砚底挖空成弧面斜探至前端,两侧称为墙,既可以减轻份量,又便于用手抄取砚台。
(二)砚台的款式与题材
当砚台进入汉朝以后,款式已呈多样化,以后不断发展,逐渐成熟与确定。自清以来,就达到了相当完善、详备的程度了。
根据砚的外型,砚的款式可以分为三大类:
1、规矩型砚 又称规格砚、规则砚、常规砚,是指按一定的规格、形状、尺寸 ,对砚石进行切割、整形、雕琢而成的砚。规矩型砚又可分为长方型、正方型、圆型、腰圆型、多边型等。其最大的特征是外型对称。
2、随型砚 又称自然型砚,是因型顺势,保持了原石料的自然形状雕琢而成, 或是略加裁剪,稍事整形而成的。
3、特殊型砚 指龟形砚、鼓型砚、琴形砚、砚山等异型砚。
在上述三大类中,以规矩型砚更为贵重,这是因为这类砚石因有固定的模式,加工时肯定要多加切割、整型,对于石材和工时的耗费比其他形状的自然要多。所以,在选购砚台时,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时候,要以这种款式的作为首选。
(三)砚台的纹饰
长方素砚的砚边不雕琢任何图案纹样,但要求边线平直,转角过渡圆顺。它有三种常见形式:
1、普通边:表面平坦顺滑,无尖锐棱角毛刺。
2、指甲边:中间成弧形鼓起,好似人的指甲,饱满匀称。
3、韭菜边:中间成弧状下凹,像韭菜叶般顺滑挺秀。
在砚台上雕琢图案花纹,叫做砚雕纹样。砚雕纹样通常分为单独纹样、适合纹样、边饰纹样等。
单独纹样:可以与四周纹样分离,能够独立存在而具有完整感的纹样,一般安排在砚池中或砚池与砚堂的交界处。单独纹样常采用吉祥图案,如夔龙、螭(chī)龙、瑞兽、河马、海牛、灵芝、仙果、人物等。
适合纹样:将图案纹样在砚面特定的形状内组合,这是单独纹样的一种组合形式,将砚堂和砚池溶合在图案内,既保持砚的实用功能,又增加了砚的观赏性。最常见的有圆形、长方形、月牙像等,常采用具有一定吉利寓意的图案纹样,达到“图必有意,意必吉祥”的境界。
边饰纹样:在砚面周边镌刻图案纹样,以增加砚的观赏性,是一种常用的装饰方法,主要在普通边和指甲边的基础上来镌刻纹饰的。常见的有回纹、水波纹、祥云纹、夔龙纹、宝相花纹、緾枝纹等。
回纹:传统寓意的纹样,由陶器和青铜器上的雷纹衍化而来的几何纹样,整齐化一而又富于变化,寓意吉利深长,富贵不断。
水波纹:纹样有流动感,寓意奋发进取,永不停顿。
宝相花纹:寓有宝、仙之意的装饰图案,一般以某种花卉如牡丹、梅花、莲花等为主体,中间有着形式不同、大小精细有别的其他花叶组成。
祥云:变化很多,有祥云、如意云、四合云等,象征高升和如意。
缠枝纹:指枝茎呈波状起伏、连绵不断的藤蔓卷草纹样,有金银藤、万寿藤之称,取延年益寿的吉祥涵义。
龙纹:表示神武和力量,常见的有一角一足,口张开、尾上卷的夔龙纹和一种没有角、斜口卷尾的螭龙纹。
总之,砚边的纹饰不胜枚举,对于一方砚而言,好的纹饰就要随型而定,格调统一,图案对称,美观大方。
(四)砚铭
砚铭一般刻于砚侧、砚额的覆手之内,是刻于砚的表面的文字。因受尺寸所限,文字较少,可以说是字字千金。文字的内容有咏物言志的,有警句自勉的,也有馈赠留言或是记事抒怀的。它是文学作品在砚上的表现形式,是文学、书法与雕刻艺术结合的产物,是砚雕艺术的一个组成部分。
砚铭的文字内容、体裁章法、书法结体等都要因不同的砚石而反复推敲,精心设计。有自己直接书写的,也有请人书写的,还有自己临摹的。制铭要先在写字的部位用砂纸轻轻打磨一下,把表面的油渍汗渍去除干净后方可动手。
如制砚者自己恰好精于书法,最好自己直接书写。因对自己的砚雕作品和书法用笔、意境、字体等了然于胸,且对砚石的特性也很熟悉,即使出现不满意的地方也能随时纠正,这样往往能刻出较高的水准。也有仰慕他人的学问或书法而请人书写的,因砚石表面光滑且不透水,被请者所写的字往往不如写在纸上的精彩传神,加上他可能对雕刻技术又不甚了解,可能刻出的字与原作会有不小距离。因此在选择书写者时,应对其书法水平和特点有所了解,可以请他先在其他砚坯上试写几遍,待掌握了要领后再予书写。现在采用临摹方法的很多,求到真迹后,通过复印的手段,把字体缩小到需要的大小,衬上复写纸,把字迹印到所刻的部位上,再动手刻制。
砚铭的雕刻,主要有细刻、浅刻、深刻和浅浮雕待等种类,其中以浅刻最为常见,最能表达书意。
(五)砚盒
砚盒的产生与流行,是紧随着砚的普及和形制变化而同步发展的。好的砚,一般都配砚盒。砚盒对砚有养护、装饰作用,可以防尘。有了砚盒携带起来也更方便。
砚盒要既美观,又要结实耐用,要与砚的造型和谐统一,成为一个整体。
砚盒的种类不少,有木盒、锦盒、漆盒、纸盒、石盒、金属盒等。使用最多的是木盒,特别是好些的砚,往往用木盒。其次是锦盒,很大的砚或是一般的砚,用锦盒的不少,或是木盒外再用锦盒。金属盒因易伤砚,纸盒不耐用,所以这两种盒现在已少有人用。最近几年,石盒的使用又再度兴起。特别名贵的砚,更是讲究,除了配好的盒子外,还再配上砚箱,箱内衬锦、锻或是棉花,使砚不致晃动,箱外再套上书套,显得雍荣华贵,气度高雅。
木砚盒的用材有紫檀木、鸡翅木、香红木、花梨木、楠木、杂木等。
木盒的制作分整块木料挖凿式和板材拼镶式两种。前者主要用于长方砚和异形砚,但用料贵,盒子易变形,后者主要用于长方和方形砚的配盒。砚盒制作中,都要涂刷生漆或树脂漆,使盒子更美观,且能防止潮气和自身胀裂。
砚盒的形制主要分为底托式、底托加盖式和封闭式。体型较大的砚,为了搬取的方便往往只配底托。底托加盖式又称天地盖,适宜配于较厚重的和四周有图案雕饰的,这样开启灵活,又便于欣赏到砚四边的雕饰。封闭式的砚盒又称满盒式或全盒式。规矩形和不规矩的随形砚一般用这类砚盒。
配木盒要注意给盒子留下收缩余地,特别是南方工厂给北方的客户配盒时更要把盒子做得大一圈,以备到北方后气候干燥木盒收缩,取砚困难。
(六) 怎样判定砚石的优劣
1、看:
看砚的质地和新旧。质地如能看出坑口、石品最好。新旧是看是否经过修补。如果砚已经修补过的,其补过的地方颜色与砚的原色总会有差别,凡是修补过的,品质和价值上就要打折扣了。
2、摸:
拿到一方砚,必须要用手摸一摸。如果感觉像小孩皮肤一样光滑细嫩,说明石质较好;如果摸上去有粗糙的感觉,说明其石质较差。再是手感冰凉的,则石佳;暖的则次。用手指或掌按住砚石,有汗印者佳,无者差。
3、敲:
五指分开,将砚托起,用另一只手的手指轻弹,或用其他物品轻轻击打,听其发出的声音如何。若为端砚老坑,以木声为佳,瓦声次之,金声为下。而敲击歙砚,则以发出清脆铿锵的金属声为好。
绝大部分的砚,如果声音沉闷,不清越,往往是石质不好,或内有有暗伤裂痕。
4、洗:
砚最好要经过清洗后再细看更好,尤其是古砚因砚面上墨痕垢集,看不清晰,只有将砚台洗过,方得看个清楚。
5、掂:
用手掂砚的份量,同样大小的砚,重者为上。因为重者说明矿石结构紧,颗粒细。此法对歙砚尤为适用。
6、刻:
用金属利物刻划砚石的非关键部位,看其硬度和石品。此法一是要有实践经验,二是如果砚不是自己的,则必须经过砚台主人的许可。
(七)怎样判定成砚的优劣
明代的高濂在《遵生八笺》中谈到,上好的砚台要“质之坚润,琢之圆滑,色之光彩,声之清玲,体之厚重,藏之光整” 。这是古人为鉴定砚台归纳的几条基本标准。从今天的眼光来看,我们可以从质、工、品、铭、饰等五个方面来分析和研究。
1、质
即砚材的质地和天然纹理。砚材的质地,不管是何种材料的砚材,总体标准应该是:坚实细腻、温润如玉;下墨快,容易发墨、不损笔锋、不吸水、易洗涤、寒冬储水不冻、盛夏储水不腐。凡达到或者基本达到上述标准的,即可认为是优质砚料,反之,属劣质砚料。
2、工
即砚的雕琢。佳石必欲良工。雕工佳则价值更高。二者缺一,终成遗憾。现在有不少好材质的砚石,遇庸工雕制,价值损去大半。“工”的优劣不在于雕刻题材的选择,也不在于雕刻风格的运用,而在于雕刻整体创作是否出新意,结构安排是否合理,瑕疵掩盖是否巧妙,纹色借用是否得体,是否体现了率真自然但绝不媚俗,富有匠心而少有匠气。
3、品
指砚的品相外形。砚的品相外形尤如人的面貌,应以端正规矩、落落大方为好。因此,尽管砚的造型千姿百态,形状各异,但一般来说,以长方、正方、圆形、椭圆形等规则型(几何型)的为上,自然状如某一物的随型砚(如瓜形砚、竹节砚)次之,畸形而毫无意义甚至有残缺破损者为下。
4、铭
指砚的制作者、收藏者在砚的有关合适部位的题诗吟咏或者作句留念。铭的价值除了要看制作者、收藏者的身份地位高低、诗句的意境优劣外,还应看书写雕刻水平的高下。名诗、名句加上名家的书写、雕刻,能产生锦上添花、画龙点睛的效果,会在很大程度上提高砚的身价。相反,铭若成为画蛇添足的败笔,倒不如没有更好。
5、饰
指砚的装饰,像砚匣锦套之类。虽然这些东西不属于砚本身,而仅作为装饰和养护之用,但反过来对砚的优劣也能起到很大的陪衬作用。真正的名砚,砚匣锦套的材料和加工一般都十分考究,放在简陋的包装里面或者根本没什么包装的砚,一般很难谈得上有很高的档次。
(八)砚台的使用和保养
1、好的砚台一定要配匣。古人说“砚无床,不称王”。一方佳砚必须配制好匣。砚匣要与砚的型体和谐统一,要用与砚相称的木料,做工要好,这样才具有美的观赏价值和坚固的实用性,起到砚的保护、映衬作用,使匣与砚同寿。砚匣的材质以紫檀、红木、花梨、鸡丝 、金丝楠木为上。砚匣要依砚的外形制作。匣的子口要吻合严密,启盖灵活,便于使用。匣的雕刻不可繁杂,杂则喧宾夺主。
2、用砚。砚的使用,主要是磨墨。使用新墨时,因有胶性和棱角,故不可重磨,以防伤砚面。另外应在砚堂施水,轻轻地旋转墨锭,待墨经浸泡稍软后再逐渐地加力磨墨。研墨的时候要划大圆,要慢慢划,且不要总集中在一个区域。
佳砚不可用劣质墨,应用质地优良的油烟墨,以免损伤砚面。也有的人说松烟墨和油烟墨性质不同,最好分用两块砚台。
使用墨汁者最好用碗、盘或其他器皿,不要用砚台作盛墨的工具。
3、洗砚。古人说“宁可三日不洗面,不可三日不洗砚”。用过的砚台应该及时清洗。不一定每次都清洗,但最多两三次就应该清洗一下,或者感觉遗留的墨比较厚的时候就得清洗,以免因墨干燥龟裂而燥损砚面。
洗砚时须用清水,将砚置于木盆内(不能用水泥盆、瓷盆洗涤,以免碰伤砚),用丝瓜瓤或莲房壳慢慢洗涤,涤去墨垢,又不伤砚。以皂角清水洗砚最佳。硬质材料虽然清洗起来快捷简单,但是会伤害砚台表面,使其变得粗糙不平,这对砚台本身和墨块都不好。最后将洗涤干净的砚取出风干,放于砚匣内。常用的砚,可以在砚池中注入清水,每日一换,以滋养砚石,保持砚之莹润。砚堂不能有水,以防浸久发墨不好。
4、藏砚。砚如果长时间不用,最好用布、报纸或砚盒包好装好,置于干燥的地方。(制造砚台有一步是泡水,但刚做好的砚台是放在玻璃钢罩子里防潮的),应避免阳光直射,否则砚质易干燥,砚匣易干裂。更不可将砚重叠放置,以防碰伤。有些配有木盒的砚台因盒子收缩,取砚困难,遇到这种情况千万不要敲打砚台本身,可以在砚下垫好棉被一类的东西,用一只手抓住砚台,另一只手用锤子轻轻敲打木盒,使盒子与砚脱离。如盒子确实不合适,就要挖凿盒边或是另做盒子。
5、在赏玩时,桌上宜铺毛毡,不可使砚接触金属或玻璃器物。特别贵重的砚台,朋友间赏玩时,主客都要倍加小心,以免造成损伤使大家都很扫兴。
(九)历代制砚名家
李处士,五代晋时制砚家。并善补砚《文房四谱》称其“能补端砚玉百碎者,斋归旬日,即复旧矣;如新琢成,略无瑕类,世莫得其法”。
叶 壤,明代琢砚家。外庄人。
张 寅,明代琢砚家。字省卿,虞山(今江苏常熟)人。
顾得麟,顾二娘,清代琢砚家,吴门人,住专诸。原姓邹氏,为著名砚工之媳(顾号顾道人),德麟死艺传于子,子不寿,邹氏继其业,俗称顾新娘。
吾 进,清代琢砚家,字以方,另竹房,浙江海盐人。
韩 文,清代琢砚家,钱塘(今杭州)人,善补砚。
高凤翰,(1683—1742)山东胶州人。精于金石书面,平生癖砚,著有《砚吏》等。
山 子,吴江人。
孔传焯,清代琢砚家,号潜夫,曲阜孔氏后裔。
张 纯,清代琢砚家,字吾未,别号苦(一作古)竹山人,工铁笔,善琢砚。
金殿扬,清代琢砚能手,在宫廷担任琢砚,善制松花石砚。
顾公望,清琢砚家,顾德麟之孙,顾二娘嗣子。
沈嘉林,清代琢砚家,字物价上涨幅度云,归安人。
沈×,清代琢砚家,字映霞,昭文(今常熟县)人。
刘××,清代砚家,字叔和,号虚白。
朱 龙,清代砚家金冬心仆,善琢砚。
张崇益,清代琢砚家,字自谦,号守田,别号小凤山蕉。娄县人,善制砚。
卫凫溪,清代砚家,江宁人,善琢砚。
梁 仪,清代琢砚家,镇江人,率数岁乃成一砚。
汪复庆,清代琢砚家,能以古法制砚。
朱 旭,清代琢碗家,澉浦(今浙江海盐县)人。
孙 坤,清代琢砚家,字慎夫,号漱生。昆山之安亭江人。
陈端友,当代著名琢砚家,(1892—1959)。名介、字介持。江苏常熟王市镇人。
黄纯甫、罗赞、罗宝,清代端砚名师。
罗成、李超文、郭国桥、梁星辉,清末至民国端砚名师。
罗星培、罗均培(已故)、李顺庆(已故)、程泗、罗耀、蔡九、罗妹,民国至新中国,端砚名师。
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20世纪60年代以后,各个砚种都出现一大批优秀制砚名人名师、名匠:
端砚:蔡飞鸿、谢绍光、黎铿、麦健醒(已故)、孔繁星、冯绍谋、梁庆昌、冼志豪、程文、程八、程良、程柱培、潘国昌、欧永健、覃美峦、陈洪新、陈日荣、陈金明、刘金兰、林志诚、何彩兰、关红惠、梁焕明、李汉炎、罗琪深、张玉强、张庆明、钟子健、梁宏健、梁子峰、梁健、赵桂炎、刘演良等。
歙砚:胡子良、俞得隆、方钦树、方建成(见尘)、叶善祝、孙维秀、王润石、汪启谓、胡震龙、胡中泰、杨震、王寿金、曹介民、程苏绿、姚传禄、俞飞鹏、汪律森、胡冬春、胡和春、胡灶苟、胡秋生、胡水仙、方枕霞、孙升平、朱志武、甘而可、吴力谷等。
洮砚:张建才,李茂棣,包述吉、苗存喜、孙志宠、石长生、刘爱军等。
澄泥:徐文达、蔺永茂、蔺涛、张存生、徐文长等。
鲁砚:石可、刘克唐、姜书璞、姜良银、赵国亮、王全志、韩书凡、王伟、丁辉、叶莲品等。
贺兰山砚:阎子江、阎子洋、陈梅荣。
松花石砚:张友发;张国江、冯绍箕。
易水砚:崔风桐;郑岫坤。
苴却砚:寸秉信、罗春明、罗润先、罗伟先、俞飞鹏。
(十) 收藏砚、实用砚、礼品砚
中国先前并没以上三类砚台的分类。这样的区分,是近年来在砚台市场和收藏圈中形成的约定俗成的一种说法。从严格意义上说,这三种砚台之间并无绝对的界限。考虑到很多人刚刚跨入或正要跨入藏砚、用砚的行列,还是把它作为《砚台基本知识》的最后一个题目写进来,以供读者参考。
1、收藏砚
人们收藏砚台和收藏其他的物品一样,目的无非有三,一是赏玩,二是升值,三是传之于后人,这第三个目的与第二个又有着一定的联系。所以,从以上所说的目的出发,除了低档的砚台(如学生砚)之外,高中档的砚台都可以收藏。
收藏砚台,要考虑的因素,主要有砚台的升值空间、个人的爱好、鉴赏能力,此外还有财力状况。依笔者之见,如果财力允许,还是要收藏四大名砚中的中高档产品特别是精品,因为只有少、好、高(知名度、认可度)三个特点缺一不可的东西,才有大的升值空间,而四大名砚特别是三种石质砚恰好符合这三个特点。在四大名砚中,又应以收藏名坑、名品和名师作品作为首选。此外,就是考虑四大名砚以外的其他名气较大的地方名砚,如十大名砚中提到的其他六种,然后再及另一些地方名砚。
虽然中国有句俗话叫物在乡贱,但我觉得对于本地的名砚,还是应该加以涉猎的。像青州、临朐周围的玩砚者,连一方红丝砚都没有,总是一点缺憾。
收藏要由浅入深,由精而博。当自己的知识面和实践水平都处在较低层面时,更要谨慎小心,多学多看多请教别人。如古砚现在赝品太多,“水”特深,初入道者一定不要盲目购买,以免交出不该交的学费。
古董名玩等都有一个弱点:变现困难,就是虽然值钱,但当你需用现钞时,往往难以出手,或是只能以大大低于自己理想价位的价格才能出手。如果有人仅以升值为目的搞收藏,就要慎重投资。
本人以为,收藏砚台还是要以“玩”作为最终目的,要把名砚看成能给你带来愉悦和知识的艺术品,当作自己无言的朋友,而不是当作放在那里的一叠一包钞票。这样,你才不会以某次失手而懊丧不已,影响心情和健康。
2、礼品砚
自古以来,砚台就作为礼品用于人们的交际活动,当下以砚送礼更是方兴未艾。人们所谓的“礼品砚”,主要是指既好看又便宜,装潢也比较精美的名砚。这种砚台,有一定的实用性和观赏性,因是大路货,升值空间小一些。但是,送礼的并非都是以便宜东西去糊弄人,受礼的也并非全是门外汉,再说还有至朋好友间真心实意地馈赠,所以也有不少人是以高档名砚去作礼物的。
3、实用砚
砚台一开始就是用来磨墨的,自明朝以来才出现以摆玩观赏体现其价值的砚台。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后,随着钢笔、铅笔、圆珠笔等成为主要的书写工具,毛笔终于离开了书写舞台的中心,砚台也就主要成了赏玩之物。但尽管如此,还是有不少人在使用砚台,这些人既有书画家或书画爱好者,也有中小学生。他们用砚有两种情况,一是真地用它磨墨,二是用它作墨海盛墨汁,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倒上墨汁后,再用墨块磨几下,以提高墨汁的质量,因为用好墨磨出的墨汁毕竟比一得阁墨汁什么的更好用。
砚台用作实用砚,情况也等等不一,收入一般的人往往喜欢用中低档砚,书画家或长官、大款等高端人群喜欢用名砚。但是近来也有些书画家喜欢使用和收藏一种上佳的河卵石刻制的砚台(就是在一块圆滚滚的石头挖上个大洞),这是他们崇尚天趣、亲近自然的本性所致。
|